
当前大盘指数仍维持弱势,资金行为主要基于筹码博弈行为为主。表明当前的调整是非理性的,建议投资者关注信心改善信号。
那么信心改善有哪些信号?这些信号是什么呢?本文就重点介绍成交量在实战操盘中的应用。
成交量是一种供需的表现,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。广义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数、成交金额、换手率;狭义的也是最常用的是仅指成交股数。通常人们说的大盘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额,说明市场的活跃度和资金规模。
成交量买卖基本原理:
1、立足大盘,大盘不好时,不要被逆市上涨个股所迷惑(可仓位控制);
2、量缩后股价不再下跌,一旦逐步放量,是走好的趋势;
3、下跌途中,成交量不断萎缩,直至某日缩到“地量”,而股价跌势明显放缓之际就是进场时机;
4、成交量萎缩后,新低点在随后2天内不再出现,表明量的打底基本确认,可考虑进场;
5、成交量萎缩后,出现“价稳量缩”的时间越长,则后期上涨力度越强,反弹幅度也越大;
6、量见底后,随后又出现巨量,此时务必特别小心当日行情。通常而言,量的暴增不是好事,除非第二天量缩价涨,否则充其量一个弱势反弹而已。
常见成交量陷阱:
陷阱一:借助利好放量大涨
一般的当个股在分布中报 、年报 业绩优异的时候,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者有题材出现的时候,主力机构一般都能够提前握各种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价,一旦利好兑现的时候,趁机减仓或者出货,诱骗散户上当。
陷阱二:借助利空大幅的杀跌。
这种情况下多数会出现在大盘个股已经持续下跌的时候,一旦出现了利空消息,主力就经常会采取放大利空的效应,利用大手笔的对敲来打压股价,刻意的制造恐慌性破位下行,或者大幅的杀跌,诱骗心态不稳的散户抛售股票,来达到主力借机快速的收集筹码的目的。
陷阱三:对倒放量拉升
主力利用“量增价升”惯性思维,在拉升的时候采取不断的大手笔对敲,持续的放出大成交量,制造买盘实力强劲,来吸引场外跟风盘的进入,来达到自己趁机出货的目的。